2012.10.23
最好的维修管理是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浏览次数 :
756
字号调整
"见到秦超时,他刚从一个培训会上赶来。干净利落的短发,连珠炮似的语速,浑身上下透着股军人的雷厉风行。
秦超是修武中裕的站长,管理着三座门站,两个运行中,一个正在建,分身乏术的他每天都像个陀螺似的忙个不停。每逢遇到有新员工加入,或有新设备投入使用,秦超总是把大家召集起来集中培训,“勤培训,多培训,这是我的宗旨,用别人的事故来警示自己,防患于未然很重要。”
除了用他人的事故来警示员工,秦超还总是以身作则。作为一站之长,他和其他员工并肩作战、同甘共苦。有一次,需要用卡车往站里运送一件大型设备,最后600米羊肠小道却阻挡了庞大的卡车前行,时间紧任务重,秦超一合计,叫上另外四名员工,将几百斤重的大家伙大卸八块,肩扛手提拼着命往站里搬。秦超这个站长,可一点也没因为自己身份特殊而享受到什么特殊优待。从中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顶着正午的炎炎烈日,五个人连水都没顾上喝一口,终于将设备运送到位。
像这种“苦力活”,秦超总是抢着干,博爱首站刚建成时,他就主动请缨,和另外一名同事到站里去值班,靠吃干方便面、啃冷火腿肠坚守了整整7天。
公司有年假制度,但秦超从来就没有兑现过,为了让其他人好好休息,他放弃了自己的假期,他的“年假”,都用来帮员工们顶班。即使是这样,秦超也不觉得辛苦,“我主要是心疼我们站里的员工,他们比我苦得多,我这些不算什么。”
好不容易有一次去河北学习的机会,终于有机会休息缓解,行李装好,车票买好,兴致勃勃整装待发,就在出发的前一天,碰上设备需要检修,出差临时被取消了。“检修比出差重要,出差什么时候都能去,不着急的。”秦超呵呵的笑着,也不觉得有什么遗憾或者失落。
他的忙碌和拼搏,同事们都看在眼里,2011年,秦超被评为公司的劳动模范,成了全公司学习的楷模。可是在他眼里,自己需要努力的还有更多。
为了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及时获取气量等数据,秦超将“调度、门站、首站”的功能合而为一,开创了崭新的运作模式。虽然每天因此而更加忙碌,但是他觉得只要对工作有益一切都值得。站里新进的英国设备和平时公司常用的意大利设备差别很大,刚运来时没一个人会操作。面对困难许多人都打了退堂鼓,退伍兵出身的他偏偏不服输,为了能尽快将使用方法融会贯通,秦超抱着辞典一点点的从头学起,从熟悉语言到熟练操作,全靠自己克服。为了掌握专业知识,秦超经历了艰辛的学习过程,从开始的门外汉,到如今的行家里手,其中甘苦外人很难体味。
现在,每天拿到数据,秦超就能“从中看出很多东西”,气量有没有问题,供销差有没有问题,眼睛一扫就像电脑计算过一样八九不离十。他说这些都是长年累月积累出的经验,没有几年的功夫绝对练不来。于是,将员工们进行“新老搭配”,也成为秦超在培训方面的独到心得,“年轻的员工懂电脑,老员工责任心强技能熟练,这样搭配着工作可以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对两者都是很大的提高。”说起站里的工作,秦超分析的头头是道。
人们常说,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秦超总是不厌其烦地跟员工们强调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最好的维修管理是永远不修。”
秦超是修武中裕的站长,管理着三座门站,两个运行中,一个正在建,分身乏术的他每天都像个陀螺似的忙个不停。每逢遇到有新员工加入,或有新设备投入使用,秦超总是把大家召集起来集中培训,“勤培训,多培训,这是我的宗旨,用别人的事故来警示自己,防患于未然很重要。”
除了用他人的事故来警示员工,秦超还总是以身作则。作为一站之长,他和其他员工并肩作战、同甘共苦。有一次,需要用卡车往站里运送一件大型设备,最后600米羊肠小道却阻挡了庞大的卡车前行,时间紧任务重,秦超一合计,叫上另外四名员工,将几百斤重的大家伙大卸八块,肩扛手提拼着命往站里搬。秦超这个站长,可一点也没因为自己身份特殊而享受到什么特殊优待。从中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顶着正午的炎炎烈日,五个人连水都没顾上喝一口,终于将设备运送到位。
像这种“苦力活”,秦超总是抢着干,博爱首站刚建成时,他就主动请缨,和另外一名同事到站里去值班,靠吃干方便面、啃冷火腿肠坚守了整整7天。
公司有年假制度,但秦超从来就没有兑现过,为了让其他人好好休息,他放弃了自己的假期,他的“年假”,都用来帮员工们顶班。即使是这样,秦超也不觉得辛苦,“我主要是心疼我们站里的员工,他们比我苦得多,我这些不算什么。”
好不容易有一次去河北学习的机会,终于有机会休息缓解,行李装好,车票买好,兴致勃勃整装待发,就在出发的前一天,碰上设备需要检修,出差临时被取消了。“检修比出差重要,出差什么时候都能去,不着急的。”秦超呵呵的笑着,也不觉得有什么遗憾或者失落。
他的忙碌和拼搏,同事们都看在眼里,2011年,秦超被评为公司的劳动模范,成了全公司学习的楷模。可是在他眼里,自己需要努力的还有更多。
为了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及时获取气量等数据,秦超将“调度、门站、首站”的功能合而为一,开创了崭新的运作模式。虽然每天因此而更加忙碌,但是他觉得只要对工作有益一切都值得。站里新进的英国设备和平时公司常用的意大利设备差别很大,刚运来时没一个人会操作。面对困难许多人都打了退堂鼓,退伍兵出身的他偏偏不服输,为了能尽快将使用方法融会贯通,秦超抱着辞典一点点的从头学起,从熟悉语言到熟练操作,全靠自己克服。为了掌握专业知识,秦超经历了艰辛的学习过程,从开始的门外汉,到如今的行家里手,其中甘苦外人很难体味。
现在,每天拿到数据,秦超就能“从中看出很多东西”,气量有没有问题,供销差有没有问题,眼睛一扫就像电脑计算过一样八九不离十。他说这些都是长年累月积累出的经验,没有几年的功夫绝对练不来。于是,将员工们进行“新老搭配”,也成为秦超在培训方面的独到心得,“年轻的员工懂电脑,老员工责任心强技能熟练,这样搭配着工作可以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对两者都是很大的提高。”说起站里的工作,秦超分析的头头是道。
人们常说,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秦超总是不厌其烦地跟员工们强调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最好的维修管理是永远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