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10
浅析“职业化”
浏览次数 : 1001
字号调整
"总裁办讯 如果说“任职资格等级标准开发”是公司管理迈向规范化的一个里程碑的话,那么“职业生涯设计”便是个人管理规范化的开端,是员工向职业化靠近的前奏。现在很多企业已把“职业化”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运用到员工的培训、考核及管理当中。那么,什么是职业化呢?

    概括地说,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即在恰当的时间、地点,用适合的方式,做合适的事,使员工在知识、态度、技能、观念、行为等方面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具体来讲,职业化包括职业素养、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技能三个方面的内容。

    就职业素养而言,可以分为显性素养和隐性素养两部分。打个简单的比方,如果我们把一个员工的全部才能看作一座冰山,那么浮在水面上的东西,包括他所拥有的资质、知识、行为和技能,就是其显性素养,它们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来证明,或者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而潜在水面之下的东西,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我们则称之为隐性素养。显性素养和隐性素养的总和构成了一个员工所具备的全部职业素养,且以后者为重。由于职业素养多体现在员工的自律上,所以企业无法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进行强制约束,只能通过培养和引导的方式帮助员工在良好的氛围下逐渐形成良好的职业化素养。

    就职业行为规范而言,则更多地体现在遵守行业和公司的行为规范上,包括职业化思想、职业化语言和职业化动作三个方面的内容。如同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行为规范一样,每个企业也都有自己的行为规范。一个职业化程度较高的员工,能在进入某个行业的某个企业的较短时间内,严格按照相关的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从而使自己的思想、语言、动作符合自己的身份。除此之外,职业化行为还体现在做事情的章法上,这些章法要么是长期工作经验积累形成的,要么是企业规章制度要求的,要么是通过培训、学习形成的。通常,企业可以通过监督、激励、培训、示范来形成公司统一的员工行为规范。

    就职业化技能而言,则是企业员工对工作的一种胜任能力,通俗的讲就是有没有能力来完成工作或任务。职业化技能大致又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职业资质和资格认证。其中,学历认证是最基础的职业资质,是进入某个行业某个级别的通行证;而资格认证则是对某种专业化知识或技能的一种专业认证,如会计上岗证、注册会计师资格认证等。另外,现实生活中还存在一种没有证书的认证——社会认证,它强调的则是社会的认可,是对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进行的界定。

    以职业素养、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技能为内涵的职业化,不仅组成了企业及个人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而且还参与了价值的创造,甚至可以说职业化程度是与工作价值成正比的。换句话说,即如果一个人的职业化程度很高,那么他的能力、价值就能得到充分稳定的发挥,且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

    因此我们说,只有每个人都以职业化人才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才能引导出企业最强的战斗力;只有拥有一群职业化程度高的员工,才能成就一个品质卓越的企业;只有形成大批品质卓越的企业,才能促成一个繁荣发展的和谐社会。由此可知,作为一种国际化的职场规则,职业化是社会分工、经济发展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Copyright © 2018 Bsport·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豫ICP备13015339号-3    技术支持/铭成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