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05
爱上深圳的N种可能
浏览次数 : 1215
字号调整
       相信国人都不会淡忘,1979年,中央和广东省决定把一个“小渔村”宝安,撤县换市;1980年,又批准在那里设置经济特区;1984年被谱写成一曲《春天的故事》唱响大江南北:有一位老人在祖国的南海边划了一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老人第二次南巡,发表“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特区姓"社"不姓"资"”的重要讲话……

     

       当年的那个圈,就是目前位列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的深圳,那位亲切的老人,就是邓小平。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拥有1063万人口的深圳,依然于2014年创造出GDP人均24336美元的传奇,这个数字是同期中国的4倍,超过台湾,接近韩国。有人说:深圳是中国大陆最具创新能力的城市。深圳家谱说:民族血脉基因重组,多元文化DNA再建,当代移民的影像寻根,每一个家都是一个传奇。少年深圳说:来了,就是深圳人!可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夜幕深沉,飞机开始缓缓降落。舷窗外,大地铺锦,那是五湖四海而来的万家灯火、用星星点点纺出千丝万缕、再用“深圳速度”齐心协力织成的壮丽灯河。

 

       此行深圳,只是中转。遗憾我又守住南海的沙滩磨磨蹭蹭反复流连,忽略了很多像“世界之窗、华侨城、欢乐谷”等闻名遐迩的标志景点。但“魅力”的中转,即使旁观,都不叫人失望,在深圳,你可以——

 

       搭着巴士去看海。深圳好玩、免费的海滨浴场叫大梅沙,那里除了细软绵长的沙滩之外,依山傍海建有数公里长的观海步道以及供自行车行驶的健身道路。有道是“一天大梅沙,一生半山海”。距大梅沙不远的地方是小梅沙,海洋公园和一些海上娱乐项目汇聚在那里。大、小梅沙及南国小镇沙头角(中英街)都集中在以旅游见长的盐田区。

 

       乘列港铁到境外。站在深圳红林树生态公园,一眼就可以望到香港影影绰绰的高楼剪影。不仅深圳湾跨海大桥实现深港连通。在罗湖和福田口岸可以乘坐港铁,约40分钟直达中环。

 

       最是浪漫木棉开。亚热带的季风吹走了深圳的冬天,报纸上说《北方雪在飘,深圳蝶飞舞》,可惜眼下北方也难得等来飘雪,但北方飘雪的季节,正是深圳金桂飘香、不冷不热的仲秋般天气。因为“菊”在粤语里的发音是“吉”。所以深圳的新年,大街小巷布置着菊花和硕果累累的桔树。累了站在天桥上,一树早开的木棉惊亮了眼,厚实的技桠伸来,带着那么大朵、那么娇艳的鲜红。想起了张学友和汤唯主演的电影《月满轩尼诗》,那里面有句台词:“春天来了,木棉花就开了——”木棉花砸在头上的感觉,这么大朵一定很疼吧,好想试试!也忆起南方某位作者写过一篇短文《木棉物语》,当时还没有见过真的木棉,但她写的让我过目不忘:恰逢人间四月天,若要享受,应做几件事,到苏堤之上看烟柳,去千佛山顶闻沉香,在小咸酒馆小酌江南米酒,闲坐岭南赏木棉。

 

       旦且呼吸少霾天。写这篇短文的时间是2015年3月5日,我百度了天气,深圳PM2.5浓度17微克/立方米,击败了全国 82% 的城市。看了柴静的《穹顶之下》,深圳有人说,在深圳所有骄傲中,空气和阳光才是最大的骄傲。

 

       高楼繁华摩登地。深圳、香港兜兜转转后,我与大家的感觉大体相同,感触比较深的是在家需要抬抬头看的楼,在那里需要把脖昂酸。在家的时候常说,城市生活钢筋丛林“压力山大”,总想找个“大理、婺源”去放松,这次回来后,特别是回到焦作后,感觉家里足够安逸,至少出门就有朋友,不难就能约一桌牌,受了委屈七大姑八大姨都能来帮个忙。深圳万丈高楼之间,穿梭着汽车保有量仅次于北京的车流,它与香港比邻而居,它与世界没有距离。它花园城市,它光怪陆离,这背后,潜伏着某些精神。

 

       书城自静待客来。我终于还是钻进了书城,深圳书城就在深交所的隔壁,繁华天地间,它静守一方。一架架,一排排,顺着楼梯层层向上,如果愿意,多乱的心都能在这里找到归依。有了这些书,就是有了传承、后劲和希望。飘着花香的城市,也弥漫书香,深圳人,有福了。海子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 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诗,在这个春天,温暖回荡。

Copyright © 2018 Bsport·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豫ICP备13015339号-3    技术支持/铭成奇迹